青少年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發(fā)揮青少年在讀懂中國中的作用……12月3日,在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來自中、英、美、白俄羅斯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華留學生代表齊聚“故事為橋:青少年與讀懂中國”專題論壇,圍繞以上議題展開深度交流。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全社會應關注青少年國際傳播能力培養(yǎng),重視青少年在講好中國故事,讀懂中國中的作用,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傳播手段和方式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多維度探討青少年講好中國故事
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創(chuàng)會中國故事研究院承辦、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協(xié)辦。在主題發(fā)言環(huán)節(jié),三位權威專家率先開場,為青少年教育和中國故事的傳播提供了深入而富有啟發(fā)性的思考。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原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翟博強調(diào)了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性,并明確了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的五大要素:首先是講德,要體現(xiàn)核心價值觀;其次是通俗接地氣,以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xiàn);第三是求真,追求美感,力求真實而富有美感;第四是貼近,緊密聯(lián)系群眾、生活、實際,讓故事更貼近人心;最后是生動感人,通過深刻的敘述教育人心。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分享了暨南大學在實踐中積累的“聲?!狈椒ㄕ?,通過講好故事形態(tài)、探索文本形態(tài)、創(chuàng)新話語智慧、爭奪輿論話語權以及搭建立體化傳播體系,為中國故事搭建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致力于讓中國故事,中國聲音“聲傳四?!?,成為一曲嘹亮的旋律,奏響世界文化的交響樂章。
圍繞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黨委副書記、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秘書長宋永波介紹了國際中文教育在標準體系、辦學體系、高水平師資、課程資源、活動品牌、學術研究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的多個維度探索。未來,國際中文教育將持續(xù)關注青少年需求,為各國青少年認識、了解、讀懂中國提供平臺,同時促進友好交往、深化友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講好故事首先要打動人心
專題發(fā)言之后,會議圍繞“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和“在故事里讀懂中國”兩大專題展開專家對話。
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提出,雖然東西方存在文化差異,但愛國愛家、愛公平、愛和平等主題,還有真誠且個性化的故事,永遠都蘊藏著能夠打動人心的力量,能夠展示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他說:“我們必須首先找到 ‘和’——彼此間相似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在‘不同’的基礎上,接受并尊重相互之間的差異。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傳媒大學原校長胡正榮認為,青少年作為新生力量,在講述中國故事中有用天然的傳播優(yōu)勢。青少年在講述中國故事中應著眼中華民族的現(xiàn)代文明,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民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講好真實的、當下的、現(xiàn)實的中國故事,特別是那些具備共通性、共鳴性和共情性的故事具有可持續(xù)的力量。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副校長、中國英漢比較研究會語言測試與評價專委會會長劉建達強調(diào)了跨文化交流中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建議青少年學好外語的同時,更要深耕語言背后的思維與文化,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內(nèi)涵,更深刻地展現(xiàn)中國故事;尊重學習他國文化,交流互鑒,讓中國故事更好地走向世界。
論壇召集人、中國國創(chuàng)會中國故事研究院院長、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胡敏介紹,中國故事研究院成立伊始就明確將“用雙語展示中國文化”作為宗旨,為全球青少年搭建讀懂中國的窗口。作為國際教育工作者,他認為,當今學生學好外語不再只是為了“翻譯世界、了解世界”,現(xiàn)在更是進入了向世界“翻譯中國”的時代。青少年讀懂中國要有三個層次:讀懂自己;讓世界讀懂中國;世界幫助中國更好地讀懂中國。期待更多青少年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實現(xiàn)民心相通,消除誤解和偏見,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獲得更多尊重和理解,成為中國文化世界傳播的主力軍。
活動現(xiàn)場
溝通世界巧用故事共情
隨后,在“故事里讀懂中國”主題對話中,來自中國、英國、白俄羅斯的4位嘉賓家用一場生動的對話,展現(xiàn)了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如何傳播中華文化的思考。
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中國翻譯協(xié)會常務理事吳耀武分享了自己參與“故事里的中國”系列叢書開篇之作《陜西: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的創(chuàng)作與翻譯工作時的經(jīng)歷,總結出講好中國故事應當具備同理心,考慮中外語言和思維差異,講好故事的來龍去脈,讓人們真的能理解。建議青少年講好傳統(tǒng)故事、中國現(xiàn)代化故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下共同關注的故事,因為這三類故事構成我們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對于吳耀武校長的這一觀點,來自英國的斯明誠深表贊同。身為中國國創(chuàng)會中國故事研究院副院長的他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在青少年中推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他認為,翻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同理心和親和力,青少年要成為成功的跨文化交流者,一定要有非常扎實的語言能力。
英國文化教育協(xié)會中國考試業(yè)務發(fā)展主任余菁維進一步指出,講故事能有效提升青少年自信表達、跨文化溝通等重要能力。從近年來雅思考試的成績上看,中國學生的真實國際交流場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能自信地運用英語表達自我,傳遞文化,理解多元世界。
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在讀博士生許倩,也是第三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來華留學生組優(yōu)秀選手代表,她分享了自己對中國故事的理解。她很喜歡塞翁失馬的故事,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了大的人生哲理。通過參與“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她深刻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堅信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的青少年可以為中國和世界奏出更燦爛的篇章。
會議現(xiàn)場,由暨南大學的港澳臺僑生,以及來華留學生組成的中華文化傳播志愿者在現(xiàn)場進行了書法、古箏、舞獅表演等中華才藝展示,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焦小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