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25歲,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nèi)上公開課,地點在深圳,講的是《尋隱者不遇》,到今年整整22年了。
從2003年開始,我做了教研員,沒有了自己的班級和自己的學(xué)生,只能以上公開課的形式表達對課堂的眷戀。15年教研生涯,我每周至少上一節(jié)公開課。記不得有多少次,站在聚光燈下、講臺之上,在成百上千的人面前領(lǐng)著幾十個孩子識字、學(xué)詞、朗讀、寫作……
我從不喜歡穿夸張的裙子,也從沒有顧盼的眉眼,我甚至穿著牛仔褲、T恤衫就站到臺上。我要求自己以一棵白楊樹的樣子挺拔而安靜地站在那里,捏著一根粉筆,捧著一本書,慢悠悠地說話,不迎合也不渲染,講自己信得過的語文課。
有人問過我:“您的語文教學(xué)主張是什么?您會用哪些關(guān)鍵詞來形容您的語文課?”面對這樣的提問,我心里只有一個答案:“語文就是語文,哪有那么多的花樣?!笔堑?,這么多年,我堅持著自己的觀點,干干凈凈地教語文,不炒作、不追時髦、不上假課、不賣段子,用盡心思備課、認認真真上課。上課,于有的人而言,可能只是四十分鐘;于我而言,都是生命的歷程。
也有人問我:“你不想讓自己的論文登上大媒體嗎?你知不知道靠上課形成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我想,寫作于我不算難事,無非是把自己想到的、做過的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200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拙作《走近王文麗——語文讓我如此美麗》;2010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另一拙作《課堂飄香是茉莉》;也有很多時候,會有隨筆、實錄登在有關(guān)語文教學(xué)的雜志上。但我更喜歡給學(xué)生們上課,“術(shù)業(yè)有專攻”對我來講就是心無旁騖地站在課堂上。一個人的心用在哪里,是看得見的。哪怕短時間內(nèi)看不到,年深月久,人們也總會感知到她的美,覺察到她深沉的用心。
我很想做這樣的老師:一絲不茍地上課,除了初心,再不愿想太多。我希望人們提到我,會想到那些讓他有深刻印象的課堂:《五彩池》《百合花開》《二泉映月》《時代廣場的蟋蟀》《祖父的園子》《星期天的巨人》……就像人們說到老舍,會想到《茶館》《駱駝祥子》《月牙兒》;說到徐悲鴻,會想到他筆下的《八駿圖》;說到新鳳霞,會想到《劉巧兒》《花為媒》……
愿自己不被聲名所累,永遠都是用心上課的那個人。(作者:王文麗,單位:北京市東城區(qū)教師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雜志普教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