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行動教學是什么樣?最近,我們在浙江省武義縣職業(yè)技術學校觀摩了一場正在開展的排練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有意思又有意義,它處在一個真實的“教學場”當中,學習因為真實、完整而有效。
先看場景,我們看到的第一眼就知道是在演戲,雖然不是在正式的劇場,但是整個布局、人員配置以及給人的氣氛就是在排練。鑼鼓聲起,一切都動了起來,所有的“動”圍繞一個東西,就是呈現(xiàn)一個事先約定的故事——一場戲。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場景,也是一個完整的教學場。
每個在現(xiàn)場的人都有自己的作用與功能,都扮演著特定的角色——演員、后臺、觀眾、導演。這種作用與功能可以清晰界定,學習的過程就是角色作用習得與發(fā)揮的過程。
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務,任務就是沿著時間軸要做的事。但是,每個人之間的任務并非孤立,真實演出需要的是角色之間的匹配,即任務匹配形成進程。演員之間配戲,動作與動作之間、臺詞與臺詞之間要形成邏輯關系;同樣,演員與后臺之間要形成完全的響應,不能你演你的戲,我敲我的鼓;即便是演員與觀眾之間也要形成匹配的關系,比較高的要求是形成同樣的情緒反應。真正具有挑戰(zhàn)性、有意義的學習,就是達到“進程”的一致化。
學習的過程不同于真實的演出,這種進程會被反復地打斷,打斷再續(xù)接的過程即教學。那么,打斷的過程中要做什么?示范——教師要在場景中給出示范,怎么做才是正確的;校正——教師要指出、糾正學生的錯誤;解釋——教師要分析問題在哪里、原因在哪里;激勵——教師要鼓勵學生喚起學習的動力。我們發(fā)現(xiàn),進程中斷時教師的行為,恰恰是教學發(fā)生的關鍵行為。
這個過程可能會很長,但是反復打斷、反復續(xù)接、不斷提升的過程恰恰是最有效的教學過程。待到整個進程續(xù)接完成,實現(xiàn)完美匹配時,所有參演人員在行為與情感上是充分投入的,匹配是流暢的,感覺是舒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落在了相同的“點”上。觀眾能明白臺上演的一切,他們同樣是投入的,與臺上的演出是同節(jié)奏的,感覺是舒服的。
這種真實教學場中的學習,應該是職業(yè)教育行動性知識獲得的最佳學習方式。因為學習的過程體現(xiàn)了幾個主要特征:場中“不熟悉”的部分一點點減少到無,這時學生的技能獲得了;場中不匹配的部分在減少,直到實現(xiàn)完全匹配,這時學生的能力得到了綜合;尤其是場中不舒服的感受在一點點消失,代之以愉快的藝術享受感,這是情感在發(fā)生著“價值”識別的作用。
(作者系浙江省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省特級教師、金華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08日第8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