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夏青峰,北京中學校長,博士,正高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校長,特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協(xié)會副會長。曾任朝陽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朝陽區(qū)教研中心副主任、朝陽區(qū)教委副任。?
學校所有工作都必須建立在一個基礎(chǔ)上,那就是讓孩子們喜歡學校。怎樣讓孩子們喜歡學校?我想,有三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是“在意我”。
無論什么樣的學校,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育形式,其實,孩子們內(nèi)心最關(guān)注的,還是“老師究竟是否很在意我”。所以,讓學校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師的在意,是我們工作的基礎(chǔ)。
在意每一個孩子,首先要建立信任的文化。教師要信任每一個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向往優(yōu)秀的,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賦,在內(nèi)心深處都是善良的;同學之間要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與促進。同時,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努力做一個被別人信任的人。
在意每一個孩子,需要教師具有“發(fā)現(xiàn)”的品質(zhì)與胸懷。“你心中有什么,就會看見什么?!碑斘覀冋嬲卦趦?nèi)心中將每個孩子的發(fā)展視作比領(lǐng)導的肯定、工作的業(yè)績、考試的分數(shù)、研究的成果更為重要的時候,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很多閃光點,就會不斷地在他們身上感受到驚喜與驚奇。發(fā)現(xiàn)孩子,我們不能只是用一種眼神看人,而要學會從多個視角去觀察與欣賞孩子們;發(fā)現(xiàn)孩子,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養(yǎng)成習慣,用心、細心地去感受孩子們的閃光之處、可愛之點。
在意每一個孩子,就要能為他們提供有力的支撐。這個支撐,不能是抽象的,而應(yīng)該是具體的,是針對每一個孩子的。它包括精神的動力、情感的慰藉、思考的方法、資源的提供、交流的平臺和困難的幫助等。支撐孩子,首先需要為每個孩子提供目標與動力的支撐,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與他們一起商定發(fā)展目標及努力方向;支撐孩子,要在孩子們“趕路”的過程中,適時地指導與溝通,給他們鼓勁與加油;支撐孩子,要在孩子們懈怠時予以提醒,迷茫時予以指點,困難時予以幫助。
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非常難,不僅需要教師的愛心與用心,更需要教師的智慧與耐心。
第二個要點是“有意思”。
學生的學習生活應(yīng)該是有滋有味的,是好玩的。校園要成為吸引孩子們來的地方,而不是孩子被迫來的地方。怎樣才能讓學習生活有意思?
第一,要學會放手。放手是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尤其是明明看見孩子在走彎路,而忍住不去提醒,讓他自己去體悟,這對老師與家長來說,有時候就是一種煎熬。但只要有意識地堅持下去,孩子們的自主性與獨立性就會大大加強。而最核心的是,孩子們慢慢地會將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做他人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夠做主的事情,這才是有意思的。
第二,要懂得尊重。放手讓孩子們?nèi)ヌ剿鳎⒆觽円欢〞o你整出五花八門的東西,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們的原創(chuàng)思想。要尊重每個孩子的點子,要包容孩子的粗糙與不完美,要能夠等待孩子、鼓勵孩子,允許失敗。孩子們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被尊重了,他才會真正地學會動腦筋想辦法,才會具有創(chuàng)造的沖動與激情,這樣的學習才能有活力,才會有意思。
第三,要創(chuàng)造機會。中小學階段的教育一定要在豐富性上做文章,不求多么專與精,但一定要有寬度與廣度,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機會,讓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讓不同的孩子總歸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東西。在豐富性的基礎(chǔ)上,不斷地突出選擇性;在選擇性的基礎(chǔ)上,又強調(diào)個性與適合性,還包括責任心。因為,沒有選擇,就很難強調(diào)責任?!拔铱偰苷业阶约合矚g的東西”,這樣的學習也是有意思的。
第四,要積極約定。在孩子們自主學習與活動的過程中,老師必須發(fā)揮引導作用,要從前臺走到后臺,但也不是在后臺遙控一切。老師要學會變規(guī)定為約定,可以將自己的意見與要求,通過約定的方式讓孩子去遵循。約定,是一種契約精神,更是一種信任與責任,這比被動地執(zhí)行規(guī)定更有意思。
第三個要點是“我成功了”。
學校要不斷給予孩子們前行的動力,讓他們能真正地成長起來。孩子們的成長動力,實際上來源于一次次老師與同學們的肯定,一次次小小的成功。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們獲得成功的體驗。
我們要學會“造梯子”。每爬上一個階梯,就是一次小的成功。我們要思考,每個孩子面前有適合的梯子嗎?每爬上一格,有相應(yīng)的激勵措施嗎?當孩子遇到困難,他會想到找梯子來幫助嗎?他在校園中能找到這樣的梯子嗎?老師要學會制作各種各樣的“梯子”,讓學生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能有意識、有能力去找到它。
我們要善于“圍漁場”。孩子們真正的成長,是要靠親身體驗的。老師不能總是“授魚”,或者是“授漁”,而是要想辦法創(chuàng)設(shè)出一個“有風有浪、寬廣遼闊的漁場”,讓孩子們下水去“捕魚”。學校能夠為孩子們帶來多少參與實踐的機會,是學校能否吸引孩子們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要用心地“開茶館”。活動是需要反思的,成功是需要分享的,孩子們會在交流分享中汲取力量與信心。在開展各種活動時,我們要倡導同學們之間真正的合作,要鼓勵集體的合作,淡化個體的競爭。而這些都需要學校里有寬松、自由而又積極向上的交流氛圍與平臺。
《北京教育》雜志普教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