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郭素珍) 就餐時間到,石家莊學院幾個女同學結伴走向“苗條餐”窗口,賣餐田師傅念得一口順口溜“花錢少、吃得飽、不長胖、真苗條”。這里素菜比較多,而且實行“半份餐”“半碗飯”服務。文傳學院大四女生李佳璇說:“以前買整份飯吃不完,倒掉了真的挺可惜?,F(xiàn)在可以打半份,花樣品種也多。我們一起就餐,保證不浪費。”
新學期開始,石家莊學院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臺《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工作實施方案》,對全校深入開展制止餐飲浪費活動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確目標任務,細化責任分工,實行“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相關獎懲制度,大力選樹和表彰先進,形成示范效應。厲行節(jié)約,光盤行動逐漸成為校園新“食”尚。
為營造氛圍,該校向全校師生發(fā)出《杜絕校園餐飲浪費倡議書》,在校園廣播滾動播報制止餐飲浪費的有關政策,在食堂張貼宣傳標語、設置光盤行動簽名承諾墻,在餐桌上擺放“節(jié)約糧食”提示語,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易于青年接受的網絡新媒體發(fā)布推文和話題,加強正面教育引導、打造校園輿論熱點,全力營造文明節(jié)約氛圍,倡導廣大師生傳承節(jié)儉美德,踐行光盤行動。
如今走進石家莊學院,“米飯粒粒浸汗水,浪費糧食當自悔”“倒掉的是盤里的剩飯,流走的是農民的血汗”“對美食最大的尊重,就是把它吃光光”“米粒雖小來不易,莫把浪費當兒戲”“民以食為天,糧以儉為先”,這樣的話語每每在LED屏上滾動。另外,餐桌上擺放著 “節(jié)約糧食”提示牌,校園顯眼處分布印著厲行節(jié)約內容漫畫的宣傳牌,大幅“杜絕校園餐飲浪費承諾簽名欄”布滿同學們鄭重的簽名。所有這些,構成了新學期校園里的一道道靚麗風景。
同時,該校根據(jù)就餐人數(shù)變化,對餐品供應量、食材采購量實行了動態(tài)調整機制,確保精準供應,從源頭減少浪費。同時,后勤部門專門在學生中展開調研,根據(jù)學生的喜好調整花樣品種和烹調方式,減少“套餐制”供餐,開設“選餐”小份量窗口,實行“半份菜” “半碗飯”服務,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食量靈活點餐。每次就餐在餐廳,人們還會看到學生會組織的佩戴綬帶的文明就餐監(jiān)督員,在就餐時間對同學們進行監(jiān)督提醒,使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文明用餐意識逐漸深入人心,成為每一名同學的行為自覺。
餐廳出口餐具回收點的后勤師傅李衛(wèi)力說:“這學期開學后,學校舉辦的‘光盤行動’很見效。以前垃圾桶很多白米飯和剩饅頭,有的孩子不吃肉,剩菜直接倒掉了。現(xiàn)在好了,盤子光光,餐具收拾起來也省事了?!?/p>
食堂餐口的負責人祖意然也表示,開學后根據(jù)學生的喜好調整了花樣品種,付出的辛苦多了。就餐時間接近尾聲,在懸掛著“光盤換水果”條幅下,同學們紛紛曬出自己“光盤”得到的獎勵水果,滿臉笑容。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