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民道德,以民眾喜聞樂見、符合中國倫理學本土化和中國社會氣質的方式推廣、引導、教化、涵養(yǎng)與實踐,這樣才能更快更好推動中華民族的道德文明進步。
由于文化基因不同、文化背景差異,近代中國借鑒西方以宗教文化為基礎的個體權利意識,因此出現了忽視責任與義務、盲目過分強調個體權利的傾向。因此,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以中華傳統美德為重要思想源泉,才能矯正這種傾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要“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并指出“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設的不竭源泉”,“要以禮敬自豪的態(tài)度對待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使中華傳統美德成為新時代公民道德理論體系建設的有力價值支撐,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要克服道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應景和應付等偏離道德教育初衷與本質的傾向。日常生活中禮儀的培養(yǎng),義務感、責任感的養(yǎng)成以及道德情感體驗等,不僅要“學”,還要“習”。正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顏元所說,“開聰明,長才見,固資讀書;若化質養(yǎng)性,必在行上得之”。中華傳統美德是通過親身踐行而實現和傳播的。因此,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不僅要重視知識教育,更要通過日常實踐教育來養(yǎng)成。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最終目的是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道德標準不應過分拔高,而要倡導一種能夠普遍實行的常人道德。新時代公民道德,是在繼承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基礎上結合新時代要求形成的社會主義道德。大眾性、恰當性是常人道德的特點,性質上正當、且被大多數人經常履行的行為,就應當給予正面的道德評價。如果道德標準脫離了大多數人的實際道德生活,成為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超道德要求,則難以得到公民的廣泛認同和參與實踐。因此,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要努力避免道德教育變成空洞的說教,失去對生活的干預和指導能力。常人道德應成為道德的基本形態(tài)。
第三,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不可忽視法治作用。中華傳統文化是基于農耕自然經濟和宗法血緣關系而產生與發(fā)展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時代烙印,有歷史局限性。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這就要求人們在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進行正確取舍,而不能一股腦兒都拿到今天來照套照用?!敝腥A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特征,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情理精神”宗法等級制,用“情”凝合大家,再用“理”建構社會秩序。宗法等級保證了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如《中庸》所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政治秩序,以維持社會穩(wěn)定。但是現代社會是大共同體,純粹的“親親”和“尊賢”顯然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要求,必須構建法治社會才能實現良好治理。因此《綱要》明確提出:“強化法律法規(guī)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要發(fā)揮法治對道德建設的保障和促進作用,把道德導向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各環(huán)節(jié)都要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P>
學習并踐行《綱要》,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既要回歸中華民族本土的文化基因,也要使中華傳統美德與當代社會相協調。新時代公民道德,以民眾喜聞樂見、符合中國倫理學本土化和中國社會氣質的方式推廣、引導、教化、涵養(yǎng)與實踐,這樣才能更快更好推動中華民族的道德文明進步。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05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