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過優(yōu)化課程、規(guī)范校外培訓等落實減負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7月9日訊(記者 焦以璇)減負是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話題,針對家長普遍反映的負擔越減越多,課外培訓班越來越多的現象,今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簡稱《意見》)新聞發(fā)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說,將通過提高質量、優(yōu)化課程、規(guī)范校外培訓、科學評價、社會協同五種途徑來減輕過重的課業(yè)負擔。
鄭富芝表示,根據調查,在減負問題上,對學生課業(yè)負擔有兩點共識度比較高,大家普遍認為,第一,學生學習會有一定的學業(yè)負擔,以確保基本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基本教育質量。第二,負擔不能過重,不能超出孩子們的承受能力,更不能損害孩子們身心健康發(fā)展,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一定要減。
鄭富芝提到,要采用綜合施策、系統(tǒng)減負的思路,通過五種途徑來減輕過重的課業(yè)負擔:
一是通過提高質量來減負,在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學校里、在課堂里就能夠學懂、能夠學好,盡量少留作業(yè),把功夫下在校園內、下在課堂上。如果課堂講不清楚,為了加深理解,那就拿著作業(yè)回家做。治本之策是提高課堂效率。
二是通過優(yōu)化課程來減負。要從中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優(yōu)化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要嚴格執(zhí)行國家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標準對學什么、學多少、學到什么程度有基本規(guī)范和要求。因此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來教學,不能增加教學難度。同時時間上也不能趕超進度,本來是一個學期的學習內容,放到半個學期來學習,那孩子負擔肯定很重。
三是通過規(guī)范校外培訓減負。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下一步要深化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特別是對違規(guī)行為和做法,要加大處罰力度,嚴格按照國務院的文件要求來執(zhí)行,要規(guī)范。在校外培訓治理的第二階段,關鍵是堅決杜絕超前、超標的培訓行為,防止層層加碼。
四是通過科學評價來減負。健全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體系,要糾正唯考試成績唯升學率的片面做法,解決好“指揮棒”的問題。如果所有的東西都看學科的學業(yè)成績,就盯著分數,這個負擔是下不來的。如果按照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標準評價,那學生們就會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五是通過社會協同來減負。減負不光是學校、不光是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教育部最近組織了 “家校協同育人的攻堅行動”,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育人觀念,理性地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該不該報哪個班?適合報什么樣的班?一定要非??陀^、很理性地幫助孩子。通過家校共育,使學校和家庭在減負問題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