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dāng)前

        黠戛斯人:葉尼塞河流域文明的開創(chuàng)者

        發(fā)布時間:2019-12-03 作者:趙善慶 來源:《中國民族教育》雜志

        這是一個在山巔上賽跑的民族,

        這是一個在冰河中沐浴的民族,

        這是一個用堅冰割斷臍帶的民族,

        這是一個用強弓射虎獵豹的民族。

        用婉轉(zhuǎn)的歌聲交換感情——

        這是一個有著奇妙之口的民族;

        用流淌的琴弦傳遞心聲——

        這是一個有著藝術(shù)天賦的民族;

        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未來——

        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民族;

        用激昂的詩句承傳歷史——

        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英雄史詩的民族。

        這是一位詩人對柯爾克孜族先民黠戛斯人的熱情謳歌。在祖國北方遼闊的大地上,風(fēng)霜雨雪造就了這個勤勞、堅強而又智慧、勇敢的民族。他們同其他民族攜手并肩,為葉尼塞河流域的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黠戛斯民族源流

        黠戛斯的古譯名是“堅昆”。《新唐書》載:“黠戛斯,古堅昆國也……或曰居勿,曰結(jié)骨?!?/p>

        堅昆在漢代也被稱為鬲昆,又有結(jié)骨、契骨等別稱。這一稱謂初見于《漢書?匈奴傳》:西漢宣帝時期,匈奴五單于爭國,郅支單于“自度不能定匈奴,乃益西近烏孫……勒兵逢烏孫,因北擊烏揭,烏揭降,發(fā)其兵西破堅昆,北降丁零,并三國,數(shù)遣兵擊匈奴,常勝之。堅昆去單于庭七千里,南去車師五千里,郅支留都之”。北朝時,堅昆又轉(zhuǎn)譯為紇骨氏、契骨,生活在阿輔水與劍水(即葉尼塞河上游)一帶。

        黠戛斯之稱則始于唐代,源于回鶻?!缎绿茣?黠戛斯傳》載:“乾元中,為回紇所破,自是不能通中國。后狄語訛為黠戛斯,蓋回鶻謂之。”又據(jù)立于759年的突厥文《磨延啜碑》顯示,有“黠戛斯汗在曲漫山”。黠戛斯之稱來自突厥,唐人轉(zhuǎn)譯于回鶻。對于黠戛斯的含義,則是眾說紛紜,有學(xué)者認為是雄偉山川的意思,也有學(xué)者認為是山中游牧人的意思,等等。

        根據(jù)唐人記載,黠戛斯“人皆長大,赤發(fā)、皙面、綠瞳,以黑發(fā)為不祥,黑瞳者必曰(李)陵苗裔也”,“若曰黃赤面云,又訛為戛戛斯”。由此可推測黠戛斯的族源有三種可能,一是歐羅巴人,二是雜丁零,三是李陵苗裔。長大、赤發(fā)、皙面、綠瞳是歐羅巴人的特征,黑發(fā)、面黃則是蒙古利亞人種,黠戛斯可能是由白、黃兩系人種通婚融合形成。

        堅昆的黃色人種被稱為李陵苗裔或都尉苗裔。李陵是漢代名將李廣之孫,于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兵敗降匈奴。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單于將女兒嫁與其為妻,加封其為右賢王,主劍河所出的葉尼塞河流域。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唐朝,這也是唐朝引黠戛斯可汗為同宗的主要依據(jù)。

        不過,現(xiàn)在史學(xué)界一般認同雜丁零之說,認為黠戛斯是鐵勒族系的突厥語部落之一。丁零在兩漢時期與匈奴和堅昆相鄰,同樣也具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征,6世紀上半葉丁零與堅昆曾結(jié)成聯(lián)盟。另外,文獻和考古發(fā)現(xiàn)都表明,黠戛斯語言屬突厥語。

        黠戛斯族源中包含一部分漢人及丁零血統(tǒng)。在人口變遷的歷史過程中,黠戛斯的語言發(fā)生了重大變異,原屬印歐系的塞語被丁零人所操的西支阿爾泰語所取代,黠戛斯便成為了操突厥語的民族之一。

        據(jù)《漢書》記載,堅昆(即黠戛斯)的生活地區(qū)在丁零(今俄羅斯貝爾加湖一帶)以西,呼揭(今新疆阿爾泰齋桑泊一帶)以北,烏孫(今新疆伊犁)以東。大致在葉尼塞河上游,薩彥嶺以北的南西伯利亞地區(qū)。漢以后,黠戛斯人的活動區(qū)域逐漸向東遷移。

        堅昆都督府

        堅昆雖在漢代曾見于史籍,但此后卻不為中原史家所聞,直到公元6世紀中葉才因突厥興起而再現(xiàn),但已經(jīng)改譯為契骨?!侗笔?突厥傳》載:突厥木桿可汗(公元553—572年)“東滅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諸國”?!捌豕恰奔粗各镪┧?,可知當(dāng)時的堅昆已經(jīng)臣服于強盛的突厥,但“堅昆本強國也,地與突厥等,突厥以女妻其酋豪”,因而突厥也與堅昆和親,對其實行懷柔與征服的雙重政策。

        堅昆并不甘于臣服突厥之下,遭受其壓迫,史稱“契骨之徒,切齒磨牙”,常和其他部族聯(lián)合起來,對突厥進行反擊。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突厥南下侵隋,黠戛斯乘虛攻擊。史載,“利稽察大為高麗、靺鞨所破,沙毗設(shè)又為紇支可汗所殺”。這位“紇支可汗”即黠戛斯可汗。突厥衰落后,漠北薛延陀汗國興起,黠戛斯轉(zhuǎn)而臣服于薛延陀,同時與西突厥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公元7世紀中期,在唐朝的打擊下,突厥和薛延陀相繼衰亡。黠戛斯遣使入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堅昆遣使貢貂裘及貂皮”。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黠戛斯國君失缽屈阿棧親自入朝,受到唐太宗的盛情相待,隨后唐朝設(shè)堅昆都督府?!缎绿茣?黠戛斯傳》:“……即遣使者獻方物,其酋長俟利發(fā)(編者注:唐初,諸外國酋長多稱“頡利發(fā)”或“俟利發(fā)”)失缽屈阿棧身自入朝,太宗勞享之……帝以其地為堅昆府,拜俟利發(fā)左屯衛(wèi)大將軍,即為都督,錄燕然都護?!薄缎绿茣?地理志》載:“(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二月以結(jié)骨部置堅昆都督府,隸燕然都護。”公元663年,堅昆都督府轉(zhuǎn)隸屬于瀚海都護府。公元669年,隸屬安北大都護府。其與唐朝的關(guān)系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強,經(jīng)濟聯(lián)系也開始密切。公元693年,安北大都護府由漠北遷至漠南塞上,堅昆都督府才終結(jié)其建置,前后存在45年。

        曇花一現(xiàn)的大黠戛斯汗國

        突厥汗國滅亡以后,回鶻汗國興起。黠戛斯在與回鶻的爭戰(zhàn)中多次被擊敗,與唐朝的聯(lián)系一度中斷,“乾元中,為回紇所破,自是不能通中國”。但隨著回紇勢力的衰落,黠戛斯開始轉(zhuǎn)敗為勝。據(jù)《資治通鑒》載“:回鶻既衰,阿熱始自稱可汗?;佞X遣相國將兵擊之,連兵二十年,數(shù)為黠戛斯所敗?!碧崎_成四年(公元839年),回鶻遇到了嚴重的天災(zāi),內(nèi)部動亂不斷。黠戛斯趁機勾結(jié)回鶻內(nèi)部的勢力發(fā)動對回鶻的攻擊“,回鶻別將句錄莫賀引黠戛斯十萬騎攻回鶻,大破之,殺匱馺及掘羅勿,焚其牙帳蕩盡,回鶻諸部逃散”。黠戛斯滅回鶻汗國是聯(lián)合五部一起行動。史載:“今又知堅昆等五族,深入凌虐,可汗被害,公主及新可汗播越他所。”五部聯(lián)盟指的可能是黠戛斯、韃靼、契丹、奚、室韋。到了公元842年,主宰漠北的新政治實體出現(xiàn)了,那就是——大黠戛斯汗國。

        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正式遣使冊封黠戛斯首領(lǐng)阿熱為宗英雄武明誠可汗,承認其主宰漠北,此時是黠戛斯勢力最盛的時期,但時間并不長,僅維持十幾年便如曇花一般凋謝了。

        回鶻汗國滅亡后,龐勒特勤率領(lǐng)部分部眾西遷至安西、北庭,勢力有所復(fù)張,稱安西回鶻,其首領(lǐng)后被唐冊為懷建可汗。而原來一起聯(lián)合攻擊回鶻的五族聯(lián)盟也開始破裂,黠戛斯的漠北霸主地位隨之動搖。黠戛斯先后對五族中的奚和室韋發(fā)動攻擊,原因是奚和室韋收留了回鶻的可汗及名王貴臣。此后,黠戛斯的勢力日漸衰落,契丹興起后,不得不臣服于契丹之下。

        獨特的習(xí)俗和民間信仰

        服飾與娛樂。黠戛斯人服飾是富貴之人穿貂皮、戴帽子,君長阿熱是冬天戴貂帽,夏天戴金扣帽,阿熱以下的貴族們則戴白氈帽?!缎绿茣?黠戛斯傳》載:“其君曰‘阿熱’……服貴貂、豽,阿熱冬帽貂,夏帽金扣,銳頂而卷末,諸下皆帽白氈,喜佩刀礪,賤者衣皮不帽?!眿D女除衣皮衣外,也穿錦、綾,是從其他地方販賣得來“。女衣毼、錦、罽、綾,蓋安西、北庭、大食所貿(mào)售也。”黠戛斯人平時的娛樂生活非常豐富,“樂有笛、鼓、笙、觱篥、盤鈴,戲有弄駝、師子、馬伎、繩伎”。

        社會經(jīng)濟。黠戛斯的社會經(jīng)濟以畜牧為主,農(nóng)業(yè)為輔。畜養(yǎng)的動物主要是馬、牛、羊。《新唐書?黠戛斯傳》載:“畜,馬至狀大,以善斗者為頭馬,有橐它(駱駝)、牛、羊,牛為多,富室有二三千頭者?!笨脊虐l(fā)現(xiàn)的黠戛斯遺存有大量的馬、牛、羊骨,也說明這些富者生前擁有的牛羊之多。狩獵在黠戛斯人生活中占一定比重,“若獵獸,皆乘木馬,升降山磴,追赴若飛”。狩獵的野獸有“野馬、骨咄、黃羊、羱羝、鹿、黑尾,黑尾者似麎獐,尾大而黑”。

        黠戛斯人耕作的農(nóng)作物主要有禾、粟、大小麥、青稞等,常以三月耕種,八、九月收獲?!凹谟泻?、粟、大小麥、青稞,步硙以為面糜。一般三月種,九月獲,以飯,以釀酒,而無果蔬?!丙溎槊媸秤茫]煮為飯食用后,也用以釀酒。部眾的飲食一般以肉食和馬酪為主,君長阿熱則食用餅餌?!爸T部食肉及馬酪,惟阿熱設(shè)餅餌?!痹邝镪┧谷松畹牡胤匠鐾恋母鞣N各樣的鐵制農(nóng)具,也表明其廣泛從事著農(nóng)業(yè)耕作。

        黠戛斯的鍛冶技術(shù)勝過以冶鐵聞名的突厥,以善冶隕石為鋼,“有金、鐵、錫,每雨,俗必得鐵,號迦沙,為兵絕犀利,常以輸突厥”。雨鐵即隕石。顏師古《王會圖》載:“其國有天雨鐵,收之以為刀劍,異于鐵?!?/p>

        文字與動物紀年法。8世紀左右,黠戛斯開始使用突厥魯尼字母拼寫的文字,這些字大都刻在墓碑、巖壁、金屬器和錢幣上,其中以碑銘為多,目前發(fā)現(xiàn)的7到12世紀的黠戛斯碑文有七十多處,主要有《蘇吉碑》(也稱《黠戛斯之子碑》)《烏尤克?塔爾拉克碑》《烏尤克?土蘭碑》。

        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游牧的少數(shù)民族中,黠戛斯也同樣實行動物紀年法?!爸^歲首為茂師京,以三哀為一時,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睔q首稱為“茂師”,月稱為“哀”,每三哀為一個季度(時),以十二生肖紀年。除了動物紀年法,黠戛斯也采用中原的歷法,曾向唐朝請求歷書。

        從黠戛斯人到柯爾克孜族

        有唐一代,黠戛斯始終與中央王朝保持密切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10世紀初期,契丹逐漸興起,黠戛斯臣服于契丹。契丹建遼后在黠戛斯地設(shè)“轄戛斯國王府”,隸上京道,以黠戛斯首領(lǐng)為王府大王,同時派遼國官員監(jiān)控。遼國兵制中有黠戛斯軍,遼對其“有事則遣使征兵,或下詔專征,不從者討之”。此時,大部分黠戛斯人仍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地區(qū),另有一部分人居住在天山伊塞克湖及與其相毗連的今新疆烏什、阿克蘇和喀什噶爾地區(qū),為西州回鶻政權(quán)所統(tǒng)轄。公元1125年女真建金后,稱黠戛斯為“紇里迄斯”。蒙元時期,黠戛斯人在我國史籍上被稱為“乞兒吉思”“乞兒吉斯”或“吉利吉斯”等,元朝在葉尼塞河設(shè)萬戶府對其進行管理。公元1270年,又設(shè)乞兒吉斯五部斷事官。

        明清時期是黠戛斯后裔的大動蕩、大遷徙時期。明代仍稱其為“乞兒吉斯”,隸屬于瓦剌蒙古。16世紀到17世紀,隨著喀爾喀蒙古和準噶爾蒙古的先后崛起,葉尼塞河上游地區(qū)的乞兒吉斯人也隨之成為他們的屬部。

        17世紀,沙俄擴張勢力侵入葉尼塞河和額爾齊斯河上游地區(qū),乞兒吉斯人雖奮起反抗,終因寡不敵眾,于18世紀初大部分遷移至額爾齊斯河?xùn)|南草原,后來又遷到伊塞克湖地區(qū)。再后來,因不堪厄魯特準噶爾部的壓迫,一部分人從伊塞克湖遷到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和喀喇昆侖山一帶,一部分人遷到中亞塔什干、費爾干納盆地及其附近山區(qū)。在18世紀的遷徙中,乞兒吉斯人離開了自古以來一直生活的葉尼塞河,也促使了柯爾克孜族的最終形成。

        清代稱乞兒吉斯作“布魯特”,意為“高山牧人”,是沿用準噶爾蒙古對黠戛斯后裔的稱呼。在18世紀清朝統(tǒng)一新疆前后,布魯特人積極配合清軍的行動,維護了祖國的統(tǒng)一。

        千百年來,黠戛斯人及其后裔在歷史長河的細流中生存,在刀光劍影中拼搏,在平和寧靜中生息,在和諧歡樂中發(fā)展,共同鑄就了光輝燦爛的葉尼塞河文明。

        作者 | 趙善慶

        作者單位 | 云南民族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19年第1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guān)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biāo)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亚洲综合色88综合天堂,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婷婷五月中文字幕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