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這么高,這個攤位展演什么?”
“哇,是繡花!”
這是發(fā)生在我?!袄C馨社”常規(guī)展示活動上的一幕,不僅僅在校園,廣東佛山各大傳統(tǒng)文化展演現(xiàn)場都可以見到學?!靶±C星”的身影和他們的作品。最近,“繡馨社”的“小繡星”受佛山新城中歐文化嘉年華的邀請,又來擺攤了。
活動開始不久,學校首席“小繡星”李昕栩就激動地對我說:“老師您看,我們的攤位人氣很旺,體驗者圍了里三層外三層,他們熱情高漲,時間到了還不愿意放下針線?!?/p>
學生楊歡華是這次展演活動中大花架體驗區(qū)的主管,她與4位“小繡星”熱情地教體驗者穿針技巧、起針走線。
大花架作業(yè)是廣繡課程的一種學習模式,每節(jié)課小組合作完成課堂作業(yè):有的學生負責穿針引線,有的學生負責挑選彩線,有的學生負責刺繡。學?!皬V繡坊”有8個大花架供學員隨堂練習,課程實施以班級為單位,每周兩節(jié)連堂廣繡課。教師不僅教給學生廣繡的技巧,還給學生講廣繡的歷史故事和身邊的廣繡趣事。
除大花架作業(yè)外,活動現(xiàn)場,學生還展示了小花架作業(yè),該體驗區(qū)也吸引了不少體驗者。學生劉穎詩是這個體驗區(qū)的主管,主要任務是組織體驗者到各個小花架上體驗。過程中,一位體驗者突發(fā)感慨:“這些小花架制作的繡品更精致?。 眲⒎f詩回答道:“是的,小花架上的作品講究精、巧、細、美。這些作品都出自‘繡馨社’成員之手,從選材、畫圖、彩線挑選到針法的變化都是學員自己完成的?!甭犕陮W生的回答,體驗者豎起了大拇指。當?shù)仉娨暸_記者見學生陽光、知禮,又能對體驗者耐心傳授廣繡技巧,對孩子們自信、大氣的表現(xiàn)贊不絕口。
學生對“繡馨社”如數(shù)家珍,是因為他們從加入的那一天起就對廣繡抱有濃厚的興趣。進入“繡馨社”有三種途徑:授課教師挑選、同學推薦、自我推薦。但只有對廣繡有興趣、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才能加入。學生制作的繡品不僅可以在學校展示,也可以帶回家與父母分享。為了帶給學生更系統(tǒng)的學習體驗,而不僅僅掌握一門技術(shù),廣繡教師歷經(jīng)5年反復修改出版了《慧指童年》廣繡校本教材,詳盡介紹了廣繡的歷史、常識、針法,以及童繡DIY制作過程和師生作品。
體驗者來來去去,攤位前排隊的人卻不見少,許多人表示只聽過廣繡的名字,但未親手體驗這項傳統(tǒng)工藝。這時,一位老奶奶走到攤位前說,自己從小就學廣繡,他們那輩人都了解廣繡,年輕時家家戶戶都以廣繡謀生,現(xiàn)在這門手藝已經(jīng)很少有人會了,“我想加入你們,把這門手藝教給更多孩子,讓他們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其實,這位熱心奶奶的想法也是學校開設(shè)這門課程的初衷:吸引廣繡技藝者為義工,將廣繡技藝教授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廣繡的傳承者、推廣者。
擺攤活動在繼續(xù),我們的廣繡課程建設(shè)也一直在路上。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佛山市東平小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29日第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