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帶著明天去穿行

        ——讀于漪、黃音《穿行于基礎教育森林》

        發(fā)布時間:2019-11-18 作者:程紅兵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大會上,于漪老師被授予“改革先鋒”的光榮稱號?;A教育界唯一獲得“改革先鋒獎”的就是于漪老師。

        于漪老師從教60多年,一生以教育事業(yè)為己任,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貢獻給了偉大的祖國;以培養(yǎng)青年教師為己任,引領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師健康成長。

        在耄耋之年,于漪老師同青年教師黃音展開了一場兩代教師的對話,在對話中,于漪老師回顧了自己數十年的教育實踐,剖析了種種教育理念,出版了《穿行于基礎教育森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這本書。于漪老師是1929年出生的老教育家,黃音是一位“80后”青年教師,她們之間的教育對話,既是一個優(yōu)秀教育家對后輩的精神引領,也是跨越代際的教育傳承,于漪老師以她一貫的責任感、使命感,承擔著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歷史重任。

        訪談者黃音是一位從事基礎教育研究的青年研究者,面對老教師,她的態(tài)度極其誠懇,但發(fā)問卻直率、真誠,甚至銳利。

        問話伊始,黃音就著眼于教師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的現實矛盾現象,直言不諱地問道:“翻閱以往語文刊物,2004年一本雜志上有關于‘那一代’的專題,稱您為‘一個曾經的偶像’,進行評論、批評。您為什么會成為教師‘偶像’的呢?‘新生代’為什么要對您進行批判呢?”這個問題既是困惑于青年教師心中的真實問題,也是十分尖銳的直接指向教師主體建構、發(fā)展的大問題。而于漪老師的回答毫不回避,回歸歷史社會背景,將教師的成長與困惑放置于歷史背景之中,回歸教師作為社會人的發(fā)展建構的基本原理,回歸人的成長土壤之中來探究。于漪老師非常真誠也非常虛心地說:“許多教師都可以做,也可以做得更好,我只是際遇,被偶然選中。此后,全國各地的語文同行源源不斷地來聽課,就形成了一定的影響?!?/P>

        改革開放后,基礎教育呈現了新的生命現象。新的技術、新的教學理念給新一代教師帶來很大的沖擊。青年一代教師積極投入到技術變革中,在課堂上,在教材編寫上涌現出許多新的現象,也帶來很多新的問題。

        對此,黃音追問:“當時有不少老師自編教材,您為什么不編呢?”一個教師的成長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教育背景、教育同仁都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但是于漪老師為什么有時會反其道而行之呢?于老師回答說:“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學生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獲得心靈成長養(yǎng)料的珍寶,思想須有高度,文化須有厚度……”“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于漪老師的回答貌似謙虛,其實說出了她對教育的敬畏之心,對課程教材的敬畏之心。于漪老師對教育、對課程、對教學都有她自己獨到的認識、獨到的思想,比如,許多名師都曾相繼發(fā)明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但于老師沒有跟風,沒有發(fā)明什么教學模式,因為她知道任何程式化的教學模式都有負面效應,走到極端,都會禁錮教師和學生,于老師主張自己的教學沒有特定的模式,恰恰是凸顯了課堂教學藝術化的特征。

        黃音很善于抓住教育現實當中的矛盾,對反差很大的現象進行提問,諸如“教育以人為本,應該說是清楚明白,無可爭議,為什么實踐中還會出現種種問題?”“學校里這種狀況較普遍,少數學生很忙,擔任多種角色,經常在班級、年級、學校不同場合顯示自己的才能,多數同學無此機會,只得充當聽眾、觀眾,投之以羨慕的目光。這種狀況與學校教育須面向全體學生矛不矛盾?”“有家長不講道理,胡攪蠻纏的,教師一直要克制,要態(tài)度好,豈不是很虧?”

        于漪老師的回答,也同樣具有銳氣,同樣直面問題,毫不回避,常常是一語中的。于漪老師說:“改革同向同心,效果就會顯著。而今,我認為最大的干擾是對語文教育中諸多問題‘割裂’開來看?!薄瓣P注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無可非議,但往往易拘囿于技術層面,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出,就把對教學中技能、技巧的關注轉向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關注。”于漪老師在回答黃音的提問中充分體現了一個教育家的歷史使命感,同時也體現了作為老一代知識分子學養(yǎng)的深度、廣度、長度。于漪老師學養(yǎng)深厚,復旦大學教育系畢業(yè),既出任過歷史教師,又擔任過語文教師,橫跨教育、歷史、中文三大領域;早年學習國文,古文功底非常厚實;又打開世界之窗,國際視野開闊,中外兼修。于漪老師積60多年的教育實踐,既擔任過教師,也做過校長;既擔任過上海市人大教科文衛(wèi)的負責人,同時還是全國多個學術團體的領導者。多個視角,多個維度,全方位地考察教育,數十年研究基礎教育,使她成果斐然。她是用真心在做教育,她是用真情在引領青年,在她身上看到了老一輩教育家高尚的情操和幾十年如一日的文化自覺,她真的是在帶著明天的教育工作者穿行于基礎教育的廣袤森林之中。

        (作者系上海市特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9年11月18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亚洲综合色88综合天堂,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婷婷五月中文字幕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