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新學期,跟隨曼古埃爾探訪閱讀的歷史——

        假如你有一卷在握

        發(fā)布時間:2020-09-02 作者:冷玉斌 來源:中國教育報

        大約二十年前買到《閱讀史》,之后多次重讀,每次都感覺是在讀一本新書。阿爾維托·曼古埃爾用他的這本書,架起人與閱讀之間的一座橋,當中時有歡欣常有受益,更把我愉快地渡到“閱讀”那一邊。

        《閱讀史》的書名里有一個“史”,卻不是一本史學著作,更像是一部閱讀筆記。著者圍繞著閱讀這件事,寫了與之相關的多個方面,發(fā)生與發(fā)展,變化與消亡。著者并沒有沿著人類閱讀活動的歷史軌跡去做一個斷代劃分,把閱讀歷史的具體演變過程講出來,而是將自己放在一個讀者的角度,去觀察、去追問、去研判?!堕喿x史》就是一部獨特的個人閱讀筆記,既是很莊重的閱讀文化史,又是很有趣的個人閱讀經(jīng)驗史。閱讀這本書,確實能夠體會,凡是奔著一個“正題”而去的閱讀,可能會多么乏味,真正的閱讀的道路,就應該像曼古埃爾展現(xiàn)出的,阡陌縱橫,雞犬相聞,時時有旁逸斜出之趣味。這,也就是《閱讀史》的趣味。

        談論《閱讀史》,我想從本書收錄的一張老照片說起,就是那張著名的《廢墟中的閱讀者》。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倫敦大轟炸之后,圖書館被炸毀,屋頂被掀掉,書架還立在那兒,三個男子就在書架前或?qū)せ蛘?。曼古埃爾把這張照片放在了全書的最后,“他們不是選擇書籍,而輕忽外在世界的生命,他們正在努力堅持以對抗眼前的厄運,他們就堅持著這一個平常的發(fā)問權利,他們企圖再一次發(fā)現(xiàn)在這廢墟之中,在閱讀偶爾賜予的驚人報酬中,發(fā)現(xiàn)一種理解”。這本書就結束在這一句,這一句就是理解《閱讀史》的一把鑰匙,它再次向所有人表明,閱讀確實就是一座可以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堕喿x史》也就是曼古埃爾在他待過無數(shù)個“避難所”之后,穿行在古舊的歲月里,從讀者的歷史、個人經(jīng)驗的歷史,跨步到閱讀活動的歷史,從各種各樣的著作當中,一點一滴考古,用一份份實物影像作為佐證,通過文字重新拼接,構建起對于人類閱讀的理解路徑,氣魄宏大、視野開闊、材料豐富,而且,他的書寫極有密度,無休止地追問,就是在履行自己作為一個讀者的發(fā)問權利。

        來到書中,于我而言,《閱讀史》帶來了很多對閱讀的嶄新認識。

        第一個是發(fā)現(xiàn)歷史?;剡^頭來看看閱讀,若往回追溯,今天的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捧起書就讀這個事情,放在更早的人群那里是否有不可解之處呢?比如,為什么見了紙頁上的那個“字”,就能明白它的意義?這里面其實牽涉到多個領域,那個字會被我看見,能識別它的形體,這是眼睛的功能;接著大腦做出反應,讓人能夠知道它的意義,是腦神經(jīng)科學。古人在這上面也會不斷琢磨。本書第二章《閱讀黑影》就講到,古代哲學家、科學家提出一套又一套理論,比如說是有一道火焰控制著我們的眼睛,這樣的火焰可以穿透到外面的世界,能夠讓我們看到外面所有的東西,亞里士多德也提出了一些理論等,從這兒一直說到最新的腦科學研究,讓人情不自禁感慨又感嘆,不長的篇幅穿越了人類兩千年的閱讀功能探索,真覺得可能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好奇、專注和探索,才使得人類作為一個族群繼續(xù)在這個世界上存留下來。事實上,直到現(xiàn)在,人類距離解開閱讀之謎還很遙遠,美國研究者易胡耶就承認:“徹底分析出吾人在閱讀時的整個心智工作幾乎就是心理學家的巔峰成就,因為這需要能夠?qū)θ祟愋闹侵凶铄e綜復雜的運轉(zhuǎn)機制作出描述?!?/P>

        再比如,現(xiàn)在人們的閱讀基本都是“默讀”,但這樣的習以為常卻不是歷史的常態(tài),“默讀”真正開始在西方普及,是從公元10世紀開始,在此之前,更多時候的閱讀要么是大聲朗讀,要么是聽別人讀。書中提到奧古斯丁《懺悔錄》里的記載,他第一次見到了安布羅斯不一樣的閱讀:“他的眼睛掃描著書頁,而他的心則忙著找出意義,但它不發(fā)出聲音,他的舌頭靜止不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接近他,訪客通常不時通報,所以,我們來拜訪他時,常常發(fā)現(xiàn)他就這般默默地閱讀著,因為他從來不出聲朗讀。”奧古斯丁的大書特書,正好驗證了當時的人更適應出聲朗讀的方式,在他眼中,安布羅斯的閱讀方式如此新奇。

        第二個是發(fā)現(xiàn)理解?!堕喿x史》里的講述,讓我懂得了,閱讀指向的一定是理解,理解是怎么發(fā)生的呢?《記憶之書》里就講得特別有趣。原來,所謂的理解,最初總是跟記憶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一章里有拉辛的一則小故事,十八歲的拉辛在修道院上學,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本早期的希臘小說,是一部愛情小說,但他是一個修士,只能把書偷偷帶到修道院旁邊的森林里,狼吞虎咽地讀了起來。結果教堂的主管人員出其不意把他給逮住了,沒收了這本書,并且扔到了火堆里。過后不久拉辛想辦法又弄到一本,結果也被發(fā)現(xiàn),又遭到丟入火堆的懲罰。后來他又買了一本,就把整本小說默記在心里,把書主動交給氣呼呼的教堂主管:“現(xiàn)在你也可以把這本燒掉,就跟燒前兩本一樣?!?/P>

        當然,記住其實還不等于理解。彼特拉克在他的《我的秘密》一書里,虛構了與奧古斯丁的一段對話,由后者在背誦之外,更提出了一種真正促進理解力的閱讀方法:

        “你在念書的時候,只要一發(fā)現(xiàn)讓你感覺刺激或令你的靈魂欣喜的絕妙字句,不要只想憑著你的智慧力量,一定要強迫自己用背誦的方法記住它們,并以思考來熟悉其內(nèi)容,以便苦惱之事緊急發(fā)生時,你隨時都有療藥可治,好像它已銘刻在你的心靈之中一般。只要看到似乎對你有用的段落,便畫下醒目的標記,這大大有助于你的記憶,不然的話,它們可能會飛得無影無蹤。”

        這種嶄新的讀書法強調(diào),讀者既不利用書本當作思想的支柱,也不像相信別人的權威一般相信它,而是從它攫取一個觀念、一句警語、一個意象,把它和保存在記憶當中的遙遠文本相互連接,再把這一切與自己的反思聯(lián)系起來,由此產(chǎn)生了一篇由讀者讀出來的新文本。從這里,對于閱讀而言的理解,就有了新的依托與方式,漸漸地,讀者也就能提供更大量的個人式的人文主義觀點,將閱讀的行動限制在自己的親密世界與經(jīng)驗里,以個體的權威來對各種文本發(fā)表意見,閱讀,也就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多元。

        第三個是發(fā)現(xiàn)趣味。書里有一個章節(jié)講“聆聽朗讀”,非常有意思,一下子就跟當下大行其道的各種音頻節(jié)目,或者《朗讀者》這樣的電視欄目接上了。閱讀之前,我確實不知道19世紀末的巴西和美國就已經(jīng)有一種職業(yè)是“朗讀師”,專門負責給商人們讀故事。還有一個是“圖像閱讀”,今天,很多大人都樂于給孩子們閱讀繪本,某些精美的繪本成了閱讀里的“貴客”,而在中世紀,“圖像閱讀”是屬于那些不識字的信徒,或者更窮的信徒,為了給他們的閱讀降低難度,那些圖像書籍被稱為“窮人圣經(jīng)”。誰能想到,歷史的車輪滾動,“聆聽朗讀”與“圖像閱讀”,在幾百年后,獲得了極大的新生與反轉(zhuǎn)?

        最后,應該是最重要的,就是發(fā)現(xiàn)力量。力量來自書籍,力量來自讀者,力量來自閱讀本身。在書中,每個章節(jié)都能讓讀者產(chǎn)生強大的行動感與反抗感,閱讀起來,反抗平庸。曼古埃爾引用愛默生的說法:“會讀書的人應該是一個發(fā)明家。”這句話也是提醒我們,一個發(fā)明家才善讀書,能把書讀多,能把書讀厚,他會運用自己的力量,放出自己的眼光,努力地去找一本書,讀自己想讀的書。這個世界上無書不可讀,關鍵是你怎么去讀,怎么去理解,書籍有力量,但讀者更要有力量,閱讀,就是發(fā)明。

        好比坊間時時傳出一份又一份書單,對于它們,需要留心,乃至警惕,就是不能全盤接收,必須經(jīng)過使用者思考與辨析,聯(lián)系各人對自己或孩子的了解,動手動腦,選出一份獨特的合適的書單,在曼古埃爾看來,這樣的讀者,才是真正的“宇宙的制定者”。是的,給書分類是重要的閱讀權利,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來與書對話:最近讀的最悲傷的書是哪本?最讓你喜悅的書是哪本?不同的分類其實是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有的分類可能就分得讓人很開心很投入,有的分類也會枯燥很無味,要知道,有多少種分類,讀者就可以獲得多少閱讀的宇宙。

        曼古埃爾漫游于閱讀的叢林,在到達旅途終點時,他深情寫道:

        “我們知道自己正在閱讀,即使暫時停止懷疑;我們知道為何而閱讀,即使不知道如何做,仿佛,我們的心靈同時懷有引起幻覺的文本和閱讀的動作?!覀冨浂簧岬亻喿x,就像追蹤者,過于專心而忘記了周遭的環(huán)境。我們心神不專地閱讀,跳頁。我們輕蔑地、贊嘆地、疏忽地、憤怒地、熱情地、嫉妒地、企盼地閱讀。……我們在緩慢、長久的動作中閱讀,好像飄浮于太空,沒有重量。我們充滿偏見,心懷惡意地閱讀。我們慷慨大方地閱讀,為正文找借口,填滿漏洞,修正過失?!?/P>

        所以,永遠不要問為什么閱讀,不要問讀了以后得到什么,只要去讀就好了,因為“閱讀是為了活著”(福樓拜語),只要活著,就不得不閱讀。假如你有一卷在握,你的個人“閱讀史”就開始了。說到底,你,就是你的閱讀史,你能真正擁有閱讀,那才是真正擁有了你自己。這,正是閱讀對所有人的最大也是最高的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02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亚洲综合色88综合天堂,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婷婷五月中文字幕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