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十本書

        閱讀:永不老去,永不散場

        發(fā)布時間:2019-06-25 作者:何 偉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智者說:“人在30歲之前,可以不為自己的長相負責;但30歲以后,必須為自己的長相負責。”這長相,不僅僅是外貌,更應該是自我的素質與修養(yǎng)。而提升素質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閱讀經典。如果經典太多,一時無法選擇,那我們就從閱讀十本書開始。或者選擇十本書中心有靈犀的一本,打開書卷,徜徉其中,總會有觸及你靈魂深處的剎那芳華。

        《世說新語》

        魏晉風度,將中國古代文人多年來所經歷、壓抑的本性和盤托出。將魏晉包羅萬象的名士風流熔于一爐的,便是《世說新語》。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評其為:“記事則玄遠冷俊,記行則高簡瑰奇,下至繆惑,亦資一笑?!?/P>

        《世說新語》,作者“冠名”劉義慶,但它并非出自劉義慶一人之手,至少凝聚了劉氏門客的力量,這是不爭的事實?!妒勒f新語》的規(guī)模并不浩大,但當時卻非同凡響,在劉義慶的私人贊助下,一群飽學之士,或拾人牙慧,或于前人舊文中搜羅只言片語、零瓦剩磚;或將時人之名言語錄、行為舉止,一一實錄,最終化零為整,構建了一部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精彩雋永的志人小說。它字里行間所散發(fā)出的文字魔力、片語哲思,簡直是空前絕后的,足令后人嘆為觀止!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币曀廊鐨w,臨刑奏曲,雖身不由己,卻仍能一如既往,笑傲江湖,灑脫中藏著悲壯,奏出了魏晉風流名士的江湖蒼涼悲歌。嵇康自覺地唱著自由之歌,所追求的或許是生命體驗中的瞬間永恒,向后人展現(xiàn)了關于美的最好的歷史注腳。

        《爾雅》

        《宋稗類鈔》載:“宋景文修唐史,好以艱深之句,歐公思所以諷之。一日大書其壁曰:‘宵寐非禎,札闥洪休。’宋見之曰:‘非夜夢不祥,題門大吉耶?何必求異如此?!?/P>

        作為后起之秀,歐陽修反對文字佶屈聱牙。古人講孝悌慈敬忠義,面對老領導宋祁,歐陽修不便說,也不好說,只能委婉規(guī)勸,遂有了這則千古傳奇。這則筆記對我們文言文教學頗有啟發(fā)。

        20多年來,一直流行著“學生有三怕”的口頭禪,其中二怕文言文。如果我們能夠同義連類,記住一批批相關詞語,可以事半功倍。千古文章,古人遣詞造句各有風格,但不論如何變化多端,意蘊主旨不變。如《史記》對《尚書》的改造,將《堯典》中的“允釐百工,庶績咸熙”改造為《五帝本紀》中的“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文字的選用,不同時代各具特色,各有習慣。如“庶”“咸”等同,“眾”“皆”相似。而詞典《爾雅》正解決了這類問題。文言學習,借鑒《爾雅》,可以化繁為簡,減輕學習古文的負擔。

        《史記》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币獯罄麣v史學家克羅齊如是說。英國歷史學家柯林伍德則云:“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睔v史離不開史家的主觀參與,孔子著《春秋》,為“使亂臣賊子懼”。史遷有目的性記錄歷史過程,有意識參與、評判、再現(xiàn)歷史,最終建立了自己的體系。

        司馬遷以敏銳的眼光,鑒定、抉擇、判斷、燭照大處,以獨到的見識,通上下古今之變,成就一家之言?!妒酚洝分谐霈F(xiàn)了大量的“義”字,通過“義”,司馬遷將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感情傾向、價值判斷,以直接方式切入主觀論斷,這是對先秦史學精神、史學體例的繼承與發(fā)展。

        傳尾“太史公曰”,雖依附正文,多為點睛之筆,或作分析評價,或抒發(fā)感慨。閱讀《史記》,倘若要看客觀描寫,就看傳記;倘若要讀通體看法,就看書表;倘若對司馬遷見地感興趣,就看論贊。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認為:“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發(fā)于情,肆于心而為文……固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P>

        在學習《鴻門宴》《項羽之死》《廉頗藺相如列傳》《屈原列傳》等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習作:《問天下誰是英雄》,并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

        《東坡志林》

        《東坡志林》是東坡個人的生活秀,主要記載元豐至元符二十年期間雜說,其文取材廣泛,非一時一地寫成,長短不拘,或千言或數(shù)十語,以短小為多。東坡信手拈來數(shù)十字,便能寫出妙趣橫生的故事,或放蕩、或幽默,揮灑自如,如行云流水,涉筆成趣。

        東坡隨手而記偶感,如微博一般,從朝廷政治到地方民生,從夢里作詩到神仙鬼怪,或游記、或懷古、或祭祀、或卜居,三教九流,無所不及,無所不有。

        于畢生顛簸起伏中,不管風吹浪打,東坡將樂觀、灑脫融入生活,一旦會心一笑,靈感就噴薄而出。稍縱即逝的瑣碎俗事,東坡用學識一一載記,積淀而來的是一盤盤精神大餐,奇思妙想,讓人滿口生津、齒頰生香。隨著一葉葉、一張張便箋紛飛,一時傳及大江上下、長城內外;即使被多次傳抄的文本,也變得洛陽紙貴。就連皇帝也成為“蘇粉”,執(zhí)事太監(jiān)說神宗每次進膳時,忽然停箸不動,那一定是在讀東坡的文字。

        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是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千百年來,淋漓酣暢的《東坡志林》,只言片語的魔力,沁人心脾,直指人心。

        《天龍八部》

        金庸小說,可謂雅俗共賞,滲透了現(xiàn)代小說高超的藝術性,成為中國當代武俠小說的巔峰。金庸綜合中國古典小說的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借鑒西方現(xiàn)代主義熱情、淋漓盡致的風格,借用希臘悲劇、陀思妥耶夫斯基對靈魂的拷問,體現(xiàn)出個性解放與人格獨立精神。

        《天龍八部》結尾,金庸用動態(tài)描寫蕭峰、阿紫的死。這出悲劇,頗有虞姬垓下自刎項羽烏江自刎時的悲壯,震撼人心。蕭峰身為契丹人,在歷史的矛盾中自殺;蕭峰的死,具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表達出朦朧的愿望:希望人民和睦,民族和平。

        阿紫雖不美艷,卻不失嬌媚。她的一生,大部分以邪惡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嬌媚女人的毒辣,常讓人有刻骨銘心之感,尤其當其為情愛而殉情,更讓人過目難忘,猶如一朵從缺陷中奮力開出的花,在怒放之時,必然驚世駭俗,如同米洛斯島維納斯的斷臂。阿紫的死,也許是為了愛情不死。死亡,給人一個鏡像:讓愛情永恒,卻使活著的人,不得安生!

        《莫言短篇小說全集》

        莫言的短篇小說中,我最喜歡的是《大風》?!洞箫L》寫的是因86歲的爺爺去世,“我”趕回故鄉(xiāng),母親遞給我爺爺留下的一棵不知名的茅草?!拔摇庇纱嘶叵肽暧讜r曾與爺爺割了一車草,歸途中遭遇一場颶風后,爺爺與之搏斗,最終只剩一棵老茅草夾在車榫縫里,被我毫不在乎地隨手扔掉。

        一位老者,在面對自然對生命摧殘所持有的態(tài)度,令人震撼。龍卷風后,只剩下一棵茅草。這棵柔韌的草,也許是爺爺?shù)南笳?,不屈服于自然,不屈服于命運的抗爭精神。只要這棵草在,爺爺?shù)木窬蜁来妗!洞箫L》的題目,也許向讀者透露著爺爺與自然抗爭、與命運抗爭的信息。

        總覺得《大風》里的那棵草,與《老人與?!分欣先说鸟R林魚骨架頗為相似。“人不是為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內在的意志卻神圣不可侵犯?;蛟S,這才配得上偉大的定義。莫言《大風》里塑造的爺爺形象,也許是中國的“桑提亞哥”吧。

        《命若琴弦》

        近六七年來,每當教學史鐵生《我與地壇》選文,我總會印發(fā)給學生《我與地壇》全文,同時印發(fā)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合歡樹》《我與琴弦》等散文、小說。系統(tǒng)閱讀至少要花費一周時間,學生精讀后,各抒己見,寫讀后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命若琴弦》講的是一老一小兩個瞎子帶著三弦琴,翻山越嶺在山區(qū)以說書為生。

        “把你的琴給我,我把這藥方封在琴槽里?!泵羟傧?,永遠扯緊歡跳的琴弦,扯緊彈好就夠了,不必去看那張無字的白紙。最終凸顯了小說的主題:人生的目的是必須有的,盡管很虛無。正如希臘神話西西弗推石上山,周而復始,沒有比這更嚴厲的懲罰了。但法國哲學家加繆認為:有了目標的西西弗是幸福的。

        小說的開頭、結尾循環(huán)往復,就像人生的輪回。其實,不論老瞎子還是小瞎子,甚至我們自己,在歲月的長河里,有目的地行走,經歷著希望、失望、絕望,當再次踏上希望之路,演奏著屬于自己的樂章,我們便獲得了重生。

        再讀《命若琴弦》,好像在讀我們自己的故事。師徒充滿了對光明的幻想,而我們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人生無聊無盡無休,我們無法改變出身、過去,也無法預知未來。只有希望,才能給人力量,付諸行動。

        多年以后,重讀《命若琴弦》,才知這不僅是兩個瞎子的悲慘命運,也是所有瞎子的悲慘命運,還是一則關于人類的寓言故事:歲月匆匆,人海茫茫。“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辈槐卦谝饫硐胧欠裾娴哪軌驅崿F(xiàn),只要一路拼搏過了,也就夠了!

        《一句頂一萬句》

        劉震云駕馭文字的能力,別具一格?!兑痪漤斠蝗f句》敘事風格類似明清的稗史日記,語句洗練簡潔,有汪曾祺、孫犁等前輩遺風。

        《一句頂一萬句》被譽為“中國人的千年孤獨”。小說以鄉(xiāng)村底層人物的人生與命運軌跡,傳達一個主題:人人內心都存在一個最深刻的“孤獨感”,即“說不著”“不敢說,不好說,說了也不明白”。人,很難認清自己。在五彩斑斕的世界里,我們隨時都在尋找自己,尋找活著的意義。為排遣心底寂寞、孤獨,為擺脫精神的失落,得交各種朋友。如果能碰到,那就是你的一生之幸,即使跨過千山萬水也在所不惜。

        “老楊對人說起朋友,第一個說起的是馬家莊趕大車的老馬;可老馬背后說起朋友,一次也沒提到過楊家莊賣豆腐也賣涼粉的老楊?!笔裁词钦媾笥??老馬和老楊顯然不是。朋友要觸及心靈,提供溫暖。人,生來寂寞,如果能尋找到說得上話的朋友,就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爾德童話》

        有人曾問丘吉爾來世愿同誰結交傾訴衷腸,丘吉爾毫不猶豫地回答奧斯卡·王爾德。

        奧斯卡·王爾德一生只寫了9篇童話作品,但《典雅》雜志將他與安徒生相提并論,躋身世界級童話大師的行列。其童話語言華麗唯美,情節(jié)純真生動,表達了人間的冷暖、人性的善惡、人生的哲理,尤以《快樂王子》及《夜鶯與薔薇》為個中翹楚。

        王爾德童話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童話”,也被稱為“世界上最感人的童話”。他的童話里,幾乎每篇都有“至愛”“至美”的形象,表現(xiàn)了王爾德“為藝術而藝術”、求理想藝術的初衷。據說,王爾德每次給兒子誦讀自己的作品時,都會感動得潸然淚下。

        《夜鶯與薔薇》較早的中譯本是由林徽因翻譯的,它以凄美動人著稱,對后世影響深遠。這份動人心魄的凄美,甚于《羅密歐與朱麗葉》。王爾德似乎在表明:快樂總是短暫的,蒙著面具的;只有痛苦和悲哀,才是人生最后的真諦;而人生的全部意義,則隱藏在悲哀之中。

        王爾德說:“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P>

        《百年孤獨》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P>

        小說開篇別具一格,震撼人心,猶如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精彩的卷首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布恩迪亞上校的記憶,猶如古舊的宣紙上,印著一滴陳年墨水,抑或一只小小的多足爬蟲,爬過讀者身上每一寸,肆虐著每一根神經,直至時間的盡頭。閱讀這本書,總會想到阿桑,她的歌曲《寂寞在歌唱》充滿著迷幻與孤獨的色彩。閱讀《百年孤獨》時,如果我們將《寂寞在歌唱》設置為背景音樂,或許更能詮釋出那種揮之不去的百年孤獨感吧。

        馬爾克斯說:“活著為了講述生活,生活并非一個人的經歷,而是他的記憶?!被蛟S,只要記憶不死,孤獨就不會滅亡。但愿這份孤獨的心情,在將來某個時刻,成為遙遠的過去。

        閱讀十本書,只是對自我靈魂的一次洗禮。保持一顆高貴的靈魂,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廣泛地閱讀經典。與經典對話,汲取經典的高雅,獲取經典的力量,塑造高貴的品質。茫茫人海,滾滾紅塵,閱讀永不老去,閱讀永不散場。這,也許就是活著的意義。

        (何偉,江蘇東海人,畢業(yè)于揚州大學中文系,江蘇省揚州市弘揚中等專業(yè)學校教師。先后在《中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語文學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20余家期刊發(fā)表教學論文、隨筆300余篇。在《語文報》等報紙發(fā)文200余篇,指導學生發(fā)表作品150余篇。自2013年以來連續(xù)6年獲揚州市教科研年度成果獎。)

        《史記》

        司馬遷 著

        岳麓書社2001年版

        《世說新語》

        劉義慶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爾雅》

        中華書局2014年版

        《東坡志林》

        蘇軾 著

        中華書局2007年版

        《天龍八部》

        金庸 著

        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莫言短篇小說全集》

        莫言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

        《命若琴弦》

        史鐵生 著

        中國盲文出版社2006年版

        《一句頂一萬句》

        劉震云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

        《王爾德童話》

        〔英〕王爾德 著  巴金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百年孤獨》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著

        范曄 譯

        南海出版社2011年版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26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亚洲综合色88综合天堂,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婷婷五月中文字幕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