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一個普通的教育世家,家中墻壁上那幅泛黃的“家教寬中有嚴,家人一世安然”字畫是我從小讀到大的教育原理。父親施明善慈祥、和藹,是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父親成為我心中最好的老師,除了他執(zhí)著的教育追求,寬容的教育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常鼓勵我“女孩子只要努力會比男孩子強”。在母親離世的那段艱難日子里,父親一直引導和鼓勵我們姐弟四人克服困難,不能放棄學業(yè)?!伴L大后我要成為你”——這是我對父親的心聲,也是我的夢想。
1984年,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永登師范學校。在那所簡陋的學校里,最難忘的是同學們勤奮學習的場景。除了師范教材之外,班里許多同學都找來高中課本自學,那時的學習為我的教師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8年,我成為一名正式的小學教師,擔任三年級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同時還擔任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根據學校需要,后來還兼任過歷史、音樂、體育等科目。當時除了教科書之外,我讀不到新書籍,補充不到新知識,深感乏力。工作第三年,我白天教學,晚上復習,之后參加成人高考,離職進修。1991年9月,我進入蘭州教育學院政史系學習。到了省城,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在課堂聆聽學者的真知灼見,在圖書館接受書香的潤澤。當時學院歷史系的武守志老師是甘肅高校歷史學科的名師,他的歷史課史由證來,論史結合,聲情并茂,既有縱橫捭闔的大氣,也有洞隱燭微的精氣,成為我課堂教學的追求目標。
1994年,我被選調進入永登一中成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面對新環(huán)境、新任務,我潛心致力,收獲頗豐。除了努力了解學生、挖掘教材、探究教法、研究試題之外,還得益于學校老前輩的幫助和指導。周啟鳳老師是我來永登一中之前就已經退休的老教師,我經常向他請教歷史教學問題。他常說歷史老師要有歷史情懷,課堂才會生動,學生才喜歡。作為師長與前輩,周啟鳳老師雖然離開了講臺,但他對教育的熱愛絲毫未減,對我們的指導從未間斷。每當我有一絲職業(yè)倦怠的時候,我都會用周啟鳳老師的行動振奮自己。
2000年,高中課改開啟了我的教研之門。我嘗試歷史研究性學習,將辯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入歷史課堂;嘗試預習作業(yè)的設計、教學立意的提煉,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與之相關的鄉(xiāng)土文史校本課程類、教學設計類、作業(yè)設計類課題相繼立項并陸續(xù)完成,相關論文連續(xù)發(fā)表,各種榮譽、稱號也隨之而來。
2011年,我有幸被評為蘭州市首屆金城名師,趕上了蘭州教育快速發(fā)展的大好時機。蘭州市教育局一方面為我們搭建多樣化的研修平臺,多次組織“三名人才”與教育名家相遇;另一方面為名師提供了教研活動經費與其他保障條件,組建了名師學科工作室,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師、教學新秀、教學能手在這個平臺上得到鍛煉和成長。
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只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會有路;只要邁開腳步,堅守正道,堅持走下去,就會實現夢想。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永登縣第一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19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inthepufferfish.com All Rights Reserved.